
由食物環境衞生署舉辦的「人生學堂」將於2025年走入荃灣,誠邀大家一同參加這堂別具意義的「人生必修課」!今次活動老少咸宜,3月初將於楊屋道街市舉行「五道人生食譜」展覽作為活動的開端。活動當天,將以多角度探討生前和身後的規劃!
「人生學堂」— 綠色殯葬 愛在延續 互動展覽
日期:2025年3月15及16日(星期六及日)
時間:上午11時至下午6時
地點:荃新天地2期(新界荃灣楊屋道18號)
內容:星級嘉賓分享綠色殯葬、預設照顧計劃、五道人生等資訊、適合小朋友嘅繪本伴讀「小紅帽故事區」及免費手作工作坊、生前身後事規劃機構攤位 等…
– 惡劣天氣安排 –
1. 如天文台於當日活動開始前3小時內 (3月15或16日上午7時)發出八號風球或以上強風訊號、黑色暴雨警告、或仍然生效,當日全日活動將會取消。
2. 如於活動期間,天文台發出八號風球強風信號,正在舉行的活動將會終止 。
3. 三號風球或以下強風訊號,黃/紅雨暴雨警告,當日活動將會按原定進行 。
當天聯絡及查詢: 63587401
星級嘉賓主題分享 (不設劃位)
2025年3月15日 (星期六) 節目表
11:00 長者戲劇 《思前想「後」》
演出單位:雋藝劇社
內容:一個對葬儀要求五時花六時變的媽媽;一個想講財產分配又不能開口的婆婆。
兩個家庭,一再思前想後,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改變?
12:15 「按字請留言」微電影放映及分享會
講者:社工陳慕寧姑娘、馮穎心姑娘及微電影主角 | 香港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
內容:微電影由賽馬會「安寧在家」居家照顧支援服務團隊製作,內容關於四位我們的服務使用者:病患者(William)、照顧者(芳芳)、喪親者(鄧太)及安寧服務社工(Winsome)走進告別練習室,敍述他們的生命故事。他們分享了面對生死之間,如何去尋找生命的意義,正視人生重要的離別,好好與身邊的人道愛、道謝、道歉、道諒及道別
13:00 個性化環保喪禮
內容:「毋忘愛」重塑喪禮予人的價值、彰顯生命的力量及對家庭、社會和大自然的遺愛作中心,不再是公式化的儀式,是看得見的生命傳承。
14:00 愛在綠意中延續
內容:生命自有不息的循環。走過人生路,不論是化作春泥與花草作伴,還是回歸大海飽覽落日餘暉,都是一個讓環境和愛延續的選擇。參加食環署綠色殯葬講座,聆聽使用者分享人生故事,了解如何通過綠色殯葬回歸自然,延續愛與記憶。
15:00 「死都要玩」點做到?
內容:晚期生活只會等於傷感,只能白白等待生命流逝嗎? 原來有些晚期患者會用玩樂來運用餘下的時間,所謂「喜樂的心是良藥」。歡迎來聽聽我們的經驗。
16:00 如何與兒童談生論死
內容:在家庭中談論生死議題時,要涉及兒童的參與絕不簡單,亦有機會成為家庭中未能談及生死的其中一個原因。活動將令大家更加了解兒童的需要及發展,並為與兒童談論生死作準備。
17:00 介紹《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》及在居處離世的附屬法例修訂
內容:為使病人及其家屬能夠得到優質而全面的晚期照顧服務,政府於去年分別就《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》立法和就在居處離世修訂相關附屬法例,務求保障晚期病人就其治療及護理安排的自主選擇,和讓在院舍居住的末期病人更易選擇在居處離世。
2025年3月16日 (星期日) 節目表
11:00「人生學堂」綠色殯葬推廣活動開幕禮 及 嘉賓分享
嘉賓分享講者:陳敏兒女士 | 幸福生活協會總監
內容:「五道」是指「道謝」、「道愛」、「道歉」、「道諒」和「道別」,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,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方式。能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建立更深厚的聯繫,並在面對生命的無常時,帶來心靈的安慰和力量。
13:00 長者戲劇 《思前想「後」》
內容:一個對葬儀要求五時花六時變的媽媽;一個想講財產分配又不能開口的婆婆。
兩個家庭,一再思前想後,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改變?
14:00 愛在綠意中延續
講者:林嘉嫻女士 | 食物環境衞生署衞生督察(行政及發展)特別職務
內容:生命自有不息的循環。走過人生路,不論是化作春泥與花草作伴,還是回歸大海飽覽落日餘暉,都是一個讓環境和愛延續的選擇。參加食環署綠色殯葬講座,聆聽使用者分享人生故事,了解如何通過綠色殯葬回歸自然,延續愛與記憶。
15:00 預設醫療指示與居處離世
講者:梁萬福醫生 |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 | 老人科專科醫生
16:00 一切從簡 ‧ 有得揀
講者: 伍桂麟博士 | 『一切從簡』創辦人
內容:人生最後一程,會如何選擇及安排呢?風光大葬還是一切從簡?要做到一切從簡既莊重、有尊嚴地舉行,並樣樣有得揀,講座會一一探討。
17:00 「好好說再見!」安寧在院舍服務伴長者走人生最後旅程
講者: 黃新童女士 | 賽馬會「安寧在院舍」項目經理(社工);歐雪美女士 | 註冊資深護師
內容:我們常說生命是一場旅程,當我們走到人生最後時,會想留在冰冷的醫院病房離世,還是回到熟悉環境,跟親朋好友好好說再見?邀請你參與如下講座,認識更多晚晴規劃的概念和選擇,了解我們計劃如何支援家人陪伴長者圓滿走完人生旅程,好好道別。
報名截止日期:2025年3月11日
查詢: 致電 23701622 (尊賢會)/ Whatsapp 63587401
*大會擁有最終決定權。
「小紅帽故事區」及免費手作工作坊
對象︰3歲或以上的兒童及親子家庭
備註︰免費活動,先到先得
「小紅帽故事區」場次及內容 (先到先得)
*除以下場次外,其他時間均可自行於此區內閱讀不同繪本
每日場次:
第一場:11:15-11:45《不見了不見了!》
第二場:12:15-12:45《大熊校長》
第三場:1:15-1:45《不要命的死神I》
第四場:2:15-2:45《風的電話》(3月15日 寧養社工宇峰特別場 《爸爸走了》)
第五場:3:15-3:45《不見了不見了!》
第六場:4:15-4:45《在我被吃掉以前》
第七場:5:15-5:45《再見了,很好吃!》
名額︰每場12人
免費手作工作坊內容 (自由參與)
由小紅帽義工負責帶領參加者進行兩個主題工作坊,工作坊主題分別為︰ (1) 織出心意手繩; (2) 變變魔法心意卡。
參加方式︰每日的工作坊均為自由加入參與,因此不須在此進行報名。
名額︰不限
生前身後服務機構攤位 (以筆劃排序)
1. 香港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
攤位名稱:「蓋棺之前」後事規劃知多一點點
內容:有沒有想過透過規劃自己的後事安排,都可以幫助自己更明白自己的價值觀及需要呢?透過輕鬆的手法及體驗遊戲,陪伴你一同規劃自己的身後事,將禁忌的話題轉化為意願的表達,並鼓勵與身邊的人分享。
2. 聖雅各福群會 賽馬會安寧頌 「安 ‧ 好」居家寧養服務
內容:你喜歡死前過怎樣的生活,或有哪些必要做的事?先揀選3個項目,再向著目標出擊。當中還要看看你的運氣!
3. 醫院管理局明愛醫院紓緩治療科
內容:預設醫療指示及預設醫療照顧計劃是什麼?如何幫到你?如何使用? 讓我們透過遊戲一起了解更多!
4. 香港耆康老人褔利會 「耆預記」- 預設照顧計劃推廣行動
內容:向長者、護老者及社區人士推廣「預設照顧計劃」、派發「耆預記」個人規劃手冊及四道人生名信片,鼓勵預早思考及計劃日後的照顧、醫療、法律、財務、後事等意願及與家人溝通。
「五道人生」生命樹互動區
「五道人生」生命樹互動區,劃分為「道謝」、「道愛」、「道歉」、「道諒」和「道別」五條必修的人生習題,鼓勵市民將心中所想寫在樹葉上並掛在生命樹,再親口與親友分享,及早學會及表達感恩,減少人生的遺憾。
